健康科普
香飘万粽,科学食用
又是一年五月五
五月五,过端午
粽子的营养价值?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,粽叶一般都用苇叶。在中医里,糯米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,能温暖脾胃,补中益气,味甘、性温,入脾、胃、肺经,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,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。糯米有收涩作用,对尿频、自汗也有一定的食疗效果。而苇叶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,苇叶有清热解毒的功能,经过长时间的蒸煮,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部分的营养融为一体,相得益彰,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。粽叶中含有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,通过蒸制时可渗入米内,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。近年来有研究表明,粽叶的提取物还具有抗癌作用。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。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,可以健脾除湿;加些小豆,可以消肿。但是,任何美味都要适度哟!粽子虽然好吃,吃的不对也会对部分人群造成影响哟!
吃粽子的注意事项:粽子虽然好吃,但糯米黏度高,非常不容易消化。多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,引起腹胀、腹痛,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。所以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,更不要当饭吃,顿顿吃。现在粽子都很高级,肉、豆沙、蛋黄……各式各样被包进去,结果是脂肪多、糖分多、热量高。如果是超重、高血压、血糖高的人,最好忌口。即便没有这些症状,最好也不要蘸糖吃。
四大人群不适合吃粽子
1、心血管病患者:粽子的品种繁多,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,属油腻食品。高血压、高血脂、冠心病者不宜进食过多。
2、老人和儿童:粽子多用糯米制成,粘性大,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,极易造成消化不良,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、腹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。
3、胃肠道病患者: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,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。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,合植物纤维多且长,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。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,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、出血。所以肠胃功能不全、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,建议少食或者不食粽子,食用时也应细嚼慢咽,勿搭配冷饮。
4、糖尿病患者: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、豆沙等,如果不加节制,会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,加重病情。
希望大家端午节吃的开心、吃的健康!